陜西幼兒教師資格:幼兒游戲的分類
- 時間:
- 2021-11-24 17:16:45
- 作者:
- 戈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陜西教師資格網





考情分析
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,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。幼兒教師只有了解幼兒游戲的種類,清楚幼兒在不同年齡時期的主要游戲類型,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中開展適合幼兒的游戲,引導幼兒快樂成長。因此游戲的分類這一知識點在教資考試中考查的頻率是非常高的。以單選題為主,考查方式是給出幼兒游戲的例子,反選出對應的游戲類型,或者是給出分類維度,選出屬于該維度下的游戲種類。總體來說需要考生對游戲的分類進行深度的理解和識記。
知識點詳解
(一)根據兒童認知發展分類(皮亞杰)
1.練習性游戲
游戲發展的最初形式,也稱機能游戲、感覺運動游戲或探索性游戲,發生于感知運動階段。主要表現形式為重復的操作物體或徒手游戲。反復地搖嘩啷棒,不斷地抓、丟玩具,繞著房間四周跑等等是這種游戲的典型表現。
2.象征性游戲
兒童游戲的高峰,也稱想象游戲或假裝游戲,發生于前運算階段。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使用替代物或扮演角色的方式,來模擬社會生活的假裝或想象游戲。
比如說:泡泡最近熱衷“做媽媽”,每天媽媽下班后都要求媽媽扮演她的寶寶。她會要求“寶寶”回家后去洗手,然后她假裝用杯子倒水給“寶寶”喝,還會陪“寶寶”搭一會積木,給“寶寶”唱歌,如果“寶寶”看手機超過一定時間,還要限制不可以看手機和平板。會問“寶寶”是不是餓了,想吃什么,假裝自己給“寶寶”做飯吃。
上述案例中泡泡將媽媽想象成“寶寶”,將自己想象成“媽媽”,就是象征性游戲的典型表現。
3.結構游戲
又稱建構游戲,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筑和結構材料(積木、積塑、金屬結構材料、沙、雪等)進行各種建筑和構造活動,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。主要發生在前運算階段。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幼兒搭雪花片、搭積木都屬于結構游戲。
4.規則游戲
是指兒童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、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。多發生在具體運算階段。突出特點是游戲規則外顯,游戲的角色內隱。游戲的競爭性決定了游戲的規則性。常見的規則游戲有賽跑、木頭人等。
(二)根據兒童社會行為發展分類(帕頓)
1.偶然行為
主要出現在嬰兒期,也稱之為無所事事。比如說數自己的手指,在沙發上跳來跳去。
2.旁觀游戲
表現為自己并不參加游戲,只是在旁邊觀看別的小朋友玩游戲,有時候還會指指點點。
3.單獨游戲
單獨玩自己的玩具,不和其他小朋友交談,玩具也和別人不一樣。
4.平行游戲
孩子各玩各的,游戲的內容和玩具是相似的,但是并不互相協作。
5.聯合游戲
幾個孩子一起玩,也會交談游戲的內容、借還玩具,但沒有共同的目標和分工。
6.合作游戲
幾個孩子共同游戲,有共同的游戲目標,并進行分工協作。
(三)根據游戲的教育作用(或功能)分
1.創造性游戲
包括角色游戲、表演游戲和結構游戲。
(1)角色游戲
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,反映生活主題,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。常見的角色游戲有:娃娃家、小商店、小醫院、郵局等。
(2)表演游戲
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,再現文化作品(故事、童話等)。常見的表演游戲有:木偶戲、影子戲、桌面表演等。
(3)結構游戲
又稱“塑造工程師的游戲”,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(積木、沙、石、泥、雪等)進行搭建活動。
2.有規則游戲
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,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。特點是競爭性和文化傳承性。主要包括:
(1)體育游戲:賽跑、丟手絹、老鷹捉小雞等。
(2)音樂游戲:搶椅子、擊鼓傳花等。
(3)智力游戲:拼圖、下棋、找不同等。
以上就是陜西幼兒教師資格:幼兒游戲的分類的相關內容,想了解更多陜西教師資格證信息關注公眾號【陜西省教師網】,更多考試報名,資格審查、試題資料,教師資格證認定以及陜西普通話考試,陜西國編教師招聘等相關資訊,敬請關注陜西教師資格網www.daxiangxinwen.cn.
免費領取教資筆試/面試/普通話備考資料>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