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上高中歷史面試試講真題及參考答案:鐵路與公路
- 時間:
- 2019-04-16 14:11:08
- 作者:
- 劉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陜西教師資格網




2內容:
在中國,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,因地區而異。南方多水路,船是主要運輸工具;北方多旱路,人們以乘坐馬車為主。此外,平民百姓若想外出,多為步行。因此,近代以前,在地域遼闊的中國,官員上任,百姓遷徙,多以月甚至年來計算行程。
19世紀70年代,外國商人擅自修筑從吳淞口到上海的淞滬鐵路,不久就被拆除。80年代初,清政府修筑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。辛亥革命前夕,中國已建成多條鐵路,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
20世紀上半葉,中國鐵路建設進展緩慢,特別是西北匕、西南與內地之間,基本沒有鐵路交通。新中國成立后,先后建成寶成、蘭新等鐵路,加強了內地與西北、西南地區的溝通。20世紀90年代,國家更投入巨額資金,加快鐵路建設。到“九五”期末,中國的鐵路運營總里程已躍居亞洲第一位,世界第四位新中國不僅在鐵路建設上取得很大成就,而且在機車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進展。在不斷改進機車和鐵路進行技術改造的基礎上,1997年以來全國鐵路實現了幾次大提速,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
20世紀初,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等大城市,成為權貴、富紳的代步工具。隨之,外國近代筑路技術傳入中國,民國時期陸續修建了一些公路,但由于當時政治腐敗、民政凋敝,加上汽車和油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,公路交通發展受到很大限制。
新中國成立以后,建起汽車制造廠,公路運輸也獲得較快發展。全國建立起比較密集的公路網,在黃河、長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設了一座座公路大橋,包括青藏高原在內的許多偏遠閉塞的山區也通了汽車。
3基本要求:
(1)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。
(2)圍繞鐵路和機車設計兩個問題。
(3)有必要的板書設計
【教學過程】
環節一:導入新課
教師播放青藏鐵路開通的視頻,并提問青藏鐵路開通前人們去西藏可以通過什么交通方式?由此引入新課。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環節二:新課講授
(一)古代傳統的交通工具
教師PPT展示以下資料:
教師提問:古代主要的交通和運輸工具主要以什么為主?主要有哪些地域特點?
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,教師補充總結:古代人民出行時的交通工具主要以轎子、馬車、木船或者步行為主,主要依靠人力,行動緩慢,相對落后。主要的地域特點就是南方舟楫,北方馬車。
教師提問:隨著社會的發展,交通工具有沒有進步?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學生回答:最大進步就是出現了以蒸汽為動力的機車,它以蒸汽為動力解放了人力,大大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。
(二)鐵路和機車
教師利用多媒體依次展示淞滬鐵路、京張鐵路、青藏鐵路的圖片:
學生小組討論:近代以來中國的鐵路發展歷程是怎樣的?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學生回答后,教師總結:19世紀70年代,外國商人修筑吳淞口到上海的淞滬鐵路,后被拆除;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,這是中國鐵路誕生的標志;辛亥革命前,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已經奠定;民國時期鐵路建設進展緩慢;新中國成立后,先后修建了寶成和蘭新鐵路,加強了內地與西北、西南地區的溝通;到“九五”末期,京九鐵路全線貫通,中國鐵路的總里程已經躍居亞洲第一,世界第四位;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徹底竣工并通車。
教師提問:火車機車在動力和運行速度上發生了什么變化?
學生總結歸納:在動力上,從最開始的蒸汽機車到后來的內燃機車、電力機車,到現在出現了高速列車、磁懸浮列車,體現的是火車動力的改進和發展;在速度上,從最開始的時速幾十公里到2007年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,主要干線開始“時速200公里”高速運行,中國開始“追風時代”。
教師繼續提問:近代以來中國交通工具變化的原因是什么?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后回答: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,為交通工具的變化提供技術基礎;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,西方交通工具傳入中國;西學東漸的深入,中國政府的支持;興辦實業的商人的努力。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(三)公路和汽車
教師提問:汽車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?與之配合的公路建設是怎樣發展的?
學生回答后,教師總結補充:大概在20世紀初,汽車出現于上海,在當時只是權貴富紳的代步工具;到新中國成立后,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“解放牌”載重汽車,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誕生。公路方面,在清末民初,由于外國筑路技術的傳入,清政府修建了一些公路,但因政治腐敗,經濟落后,發展受到很大限制;建國后修建了青藏公路等長途高速公路,逐步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網。
教師提問:現在的交通工具和過去相比又有什么進步呢?
學生思考后回答: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許多人購買了家用汽車,但是公共交通工具更加發達,比如公交車、出租車、地鐵等。且剛出現不久的共享汽車,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。
教師繼續提問:交通工具迅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?
學生思考并回答:國家經濟發展迅速,為交通建設提供經濟基礎;國家政策的支持,大力發展城市交通;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。
環節三:小結作業
1.小結:教師建構知識體系結束本堂課,強化學習效果。
2.作業:教師布置作業:向父母了解他們從小到大經歷的交通工具的變化,整理成小故事,下節課跟大家分享。
免費領取教資筆試/面試/普通話備考資料> >